童青网-教育始于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始于家庭

作者:  浏览次数:12671 
发布时间 :2015-11-20 21:14:54

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中山市圆满召开。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新教育研究院协办,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来自中、美、奥、日、韩等国的家庭教育领域著名专家齐聚中山,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外家庭教育比较、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中国家庭教育现存问题与应对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专家们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深度的剖析为我国家庭教育写下了深刻的一页。

 

教育始于家庭 教育关乎未来

论坛上首先发言的是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与夫人全球社会、经济、政治趋势观察家多丽丝·奈斯比特。他们以经济学家的敏锐视角,观察到中国最宝贵的资源是孩子的潜能。他们认为中国原始的家庭教育模式必须做出转变,解决代沟问题,培养孩子的爱心、好奇心、自信心、创新精神、学习精神,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尤为重要。同时他们认为,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展开“教育电子化”,开设视频教育、远程教育,可以为中国发掘巨大的潜在人才资源。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同样关心着城乡教育差距、落后地区与困难家庭教育问题。他认为“不全面”、“不均衡”是中国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璐介绍了该院基于四省市两万小学生和家长的大数据研究,佐证了中国小学生家庭教育确实存在认识不全面,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王湛指出现存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履职,齐抓共管。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科学家庭教育观的宣传和引导;树立广大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加强对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的规范和引导;积极开发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研究员提出要树立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即家庭教育并非只是教育孩子的事业,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并非只是配合学校或幼儿园的要求开展工作,而是首先要注重家庭建设,把家庭建设成为富有魅力的幸福乐园;家庭教育并非只是家庭之内的事情,而是要在家庭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本届论坛主题为“教育始于家庭”。这是国内外专家汇集于此的根本原因,更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希冀。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博士所说“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家庭教育则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中外家庭教育对比引发讨论

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在大会上阐述了日本男孩、女孩家庭教育中的普遍差异与社会问题。日本男孩的成长困难期集中在童年和青春期,问题集中在恋爱、结婚、就业和生活自立等方面;女孩的成长困难期则集中在青春期,母女关系的扭曲所引发的“毒妈妈”和“守墓女”现象成为日本国内重大社会问题。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胡霞的研究主要以数据说话,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发现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期望很大,将孩子的成功看成自己的成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造成孩子压力大,偏重学习而忽视综合发展和特长发挥。日本父母相对更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学习成绩不很关心,管教相对宽松,导致孩子的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现状。

中国孩子普遍面临的成长压力也受到了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的关注,他的“有机教育”(Organic Education)提倡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符合孩子成长规律,不该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杨雄认为孩子的成长如同作物的生长,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国的家长不应期望过高、揠苗助长,导致孩子过早失去快乐、自由的童年。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耐心的陪伴,并尝试在陪伴中发现孩子独特的潜能。

 

家庭教育,父母该如何做?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认为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亲子互动是其中的核心成分。

然而调查显示,在中国家庭的亲子互动中,父亲所扮演的角色往往被忽视。针对这种现象,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指出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替代的。“父亲在家”有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对孩子的学业也具有积极的影响。而“父亲缺失”则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父亲缺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违法犯罪,“父亲缺失”的女孩更容易过早发生性行为等等。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和熊少严(广州教育学会副会长)分别提出了某特定中国家庭的现存教育问题。洪明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入手,认为家庭教育环境中主体的“唯一性”,引发家庭教育生态的失衡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熊少严认为青年父母呈现高学历、高收入水平的情况正逐渐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新常态”,其教育强势过分张扬、社会功利性指标不恰当地套用于家庭期望等教育新问题急需解决。

此外,家庭中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受到中韩学者的重视。

韩国教育部原部长文龙鳞教授认为,道德将成为孩子未来发展中最强的竞争力,儿童在十岁之前就应该接受道德教育,孩子自幼就有体察他人痛苦的道德智能硬件,如何予以开发和引导将是父母的重要责任。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针对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中小学守则及行为规范为基本参照;同时还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和重点的要求;此外,养成儿童家庭道德行为习惯必须坚持具体、可操作、从小处小事入手。

对儿童家庭教育提出具体化建议也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文龙鳞向父母提出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的十点忠告;卢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专家)的施爱八法旨在指导家长如何运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有意表达的关爱;胡萍则列举了传统教育中成年人的教育劣习,帮助父母保护孩子免遭家庭教育中的隐形伤害。

 

家校合作——现代学校制度的呼唤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目前家庭教育的价值远没被充分认识,成为儿童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问题出在哪里?

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吴重涵尝试以《是什么阻碍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的研究做出回答。他认为父母在参与子女教育的过程中遭遇阻碍,既有着家庭经济和社会阶层因素,也受到学校和教师层面在制度,意愿和行为上的“选择性抑制”。

移动通信集团的刘涛进而探讨了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中,科技与企业的担当。他认为通信企业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成为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普及者,成为家庭与学校沟通和互动的服务平台。

总之,要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需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 

鹿永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和张志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都把合作的希望着眼于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鹿永建认为我国的家长委员会走过了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本世纪初的发展阶段,在近年迎来全面展开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架构中必须有家委会,其本质特征是父母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忽视父母的教育参与权,将会给家委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张志勇更加形象地提出“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家长不是学校的教育异己,而是学校教育的同路人,所有家长都应该参加到家长委员会中。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优秀案例的评选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供稿,李凌、齐晓君撰稿)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