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你为什么会歧视一个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你为什么会歧视一个人?

作者:刘芸菲  浏览次数:2800 
发布时间 :2017-03-29 16:39:41

你为什么会歧视一个人?

知识是可以诉求到的唯一公平。

                                             ——题记

前段时间,在某本杂志上面看到过一段话,那段话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作者描写她应邀参加德国中学历史讲座,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那段令德国人羞耻的回忆,警示他们不要再次步当年的后尘。但是在她讲到一半时,有一个十五岁的德国青年站起来,说:“她在说谎!犹太人都是骗子!”

令我注意的不是德国人对这段历史的矢口否认,而是后半句话。至今仍有人在对自己身边的孩子洗脑,灌输一些诸如“外国人都满口谎话”“非洲人都是黑鬼”“日本就是只小虫子”的老旧想法。而那些被洗脑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在此基础上变本加厉,发展成歧视。

最无辜的就是那些被歧视的人了。因为歧视,他们受到种种不公的对待,却没有人去告诉他们一个为什么。仅仅只是因为傲慢和偏见,他们必须得忍受许多本不应该的侮辱和鄙夷。他们难道不优秀、不强壮吗?不!只是那些人思想的僵化和刻板的印象让他们看不到那些被他们歧视的人的改变。

就拿我们国家的人来举例吧。如今我们还在聊着十几年前偷井盖的河南人和大舌头的福建人的笑话,甚至在遇到说话不大舌头的福建人还特别好奇:“哇,你说话竟然不大舌头诶!”而那些人就很尴尬。我们这种一棒子打死一船人的思想,是一个大的群体对一个小的群体粗暴而又毫无根据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汇聚成社会上陈旧的观念,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歧视。

而为了不让他人歧视你,你该怎么办?

当然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当你实力够强时,根本无人敢不对你毕恭毕敬。怎么提升实力?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能够一直流传下来,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说故事的人》中,敏卡回忆起当她和父亲被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尔站在一个岔口,对每个犹太人打手势“左”或“右”。敏卡本来和她的父亲分到了左边,但是因为她脱口而出的一句德语“Danke”(谢谢),她被分到了右边。直到她听闻自己父亲的死讯时,敏卡才明白,若她没有说出那句德语的话,她会和她的父亲一样,被送入毒气室,成为徘徊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万千亡灵之一。

读过够多的书的人,总是容易在那些编织得美好的文字的诱惑下开始学习将另一段文字编织成网。当她写故事的本子被小队领袖法兰兹·哈特曼捡到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再次拐了一个弯。因为她出色的写作水平,法兰兹允许她留在办公室里当秘书,还享受到了许多其他犹太人没有的特权。因为法兰兹对她和她的故事都很有兴趣,她在法兰兹的帮助下,逃离了两次死亡的命运。

知乎用户“Trois”在回答“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这个问题时讲到,她和三个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合租一间房子。来自非洲的人,是“卢旺达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来自中东的人,国家内乱不断,辗转几次才逃离了那片被战火攻陷的土地;来自欧洲的人,小时候生活艰辛,十几岁时就得去做兼职才凑得够学费。而现在,他们都是美国大学中的一员。她写道:“……我们的起点那么不一样,但我们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云淡风轻地谈起世界的不公平。当时就觉得,知识是可以诉求到的唯一公平。”

现在还在守着陈旧的观念的人,大多是井底之蛙。他们很少或者说几乎不读书,也几乎不出自己所在的城市。视野狭窄,思想也狭窄。为什么那些读书多的人几乎不会有那些歧视和偏见?因为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在一遍遍地刷新他们对外界的认识。知识更新快,缓存时间长,这样的人,思想怎会狭隘?

读书读得多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肤色和血统去讥笑、侮辱一个人,他们讽刺的是那些叫嚣着可笑的话却还沾沾自喜的人。你读的书的厚度,决定了你视野的宽度;你读的书的高度,决定了你思想的高度。

文/南岸区南开(融侨)中学初2019级16班 刘芸菲 指导老师:曹裕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