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读《三国》 忆英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三国》 忆英雄

作者:董芪汛  浏览次数:2045 
发布时间 :2017-04-13 12:57:27

小小书桌上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书宝贝们像排列整齐的列兵一般,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它们的队伍伴随着我的长大也越来越壮大了。每当我的手指轻盈的跃动在这白纸黑字上,我的思绪便一股脑儿的涌上心头,令我遐想连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我耳畔响起这熟悉的歌曲,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将我带到了那个战乱连天的时代。三国演义――这本由罗贯中撰写的纪传体小说,可以说是我的挚爱。三国演义,它以小说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烽火连篇的画面。几场著名的战役至今还使我铭记于心:“官渡之战、火烧博望坡、赤壁之战、智取南郡、空城计……”哪一次不是令人惊心动魄?哪一次不是令人拍案叫绝?正是有了三国,才有东晋的《三都赋》,才有了“洛阳纸贵”。三国,留给后世的太多太多,数不胜数啊!

三国,正是有了那些智慧超群,武功盖世的人们,才有了那么精彩的一次次斗争。文能治国的诸葛亮、郭嘉、荀彧,鲁肃……武能安邦的关羽、夏侯惇、张辽、周瑜……人们都说三国有“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这三个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独到之处。诸葛亮,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关羽,武功不是第一却被成称为“武圣”,历代君王为其加封。与刘,张二人结为兄弟,,做事一个“义”字当先。可因为大意,最终身首异处。曹操,小说里的“奸雄”,历史里的“英雄”。曾被当时最出色的评论家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最钦佩张辽,逍遥津一战,打的东吴人心惶惶。我最钦佩赵云,长坂坡一战,七进七出毫发无损。刘玄德也对其称道不已。

三国中能够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战役不在少数:草船借箭,借东风,智取南郡,空城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空城计”。原著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里讲到“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在这一段描写中,不仅写出了司马懿的疑神疑鬼,更写出了诸葛亮的临危不惧,急中生智。而先前,因马谡“拒谏失街亭,”所以武侯“挥泪斩马谡。”这是后话。而诸葛亮因用人不当,导致蜀汉失了重镇街亭。诸葛亮向来爱将如爱子,却偏偏遇上了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变通的马谡,也是深感无奈。而他并没有把责任全部推给马谡,而是大公无私的自贬职位。这种爱憎分明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难怪大家都说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江东去浪淘尽,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将永远牢记在我心中,我们大家心中。让大家一提起它,就想起那狼烟四起的时代!

文/北碚区双凤桥小学 五2班   董芪汛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