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流浪,永远追寻那橄榄树

当前位置:首页 >> 

流浪,永远追寻那橄榄树

作者:吴宇帆  浏览次数:7194 
发布时间 :2017-04-12 10:43:22

流浪,永远追寻那橄榄树

梦里,由台湾再回岛上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常去的孤坟。梦里,仆跌在大雪山荻伊笛的顶峰,将十指挖出鲜血,而地下翻不出我相依为命的人。

——三毛

说道三毛的作品,给我印象应当是流浪而又浪漫,率真而又动人。也许三毛她是出生在山城重庆吧,从小她的性格也就与她的姐妹性格不大一样。她原名陈懋平,但就因为觉得懋字太难写,就索性改名为陈平。初中没毕业就独自一人去了国外,在德国,美国,西班牙几个国家求学,旅游,后来又义无反顾地去了撒哈拉沙漠,再后来和荷西搬到了加纳利群岛定居。正如《橄榄树》中所写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她心中永远就追寻着那橄榄树。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

《雨季不再来》中呈现给我的是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我想从中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于处在青春年华的自己,三毛给我的她的经历,叛逆并非会导致堕落,反而如果坚持自己所认定的路,追寻心中的橄榄树,那么逐渐地成长,塑造地是一个独立自信的,更完美的自己。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撒哈拉的故事》大概是最能体现三毛乐观豁达的作品,在浩瀚无际,物质匮乏的沙哈拉沙漠中,三毛却写出了人世间最幸福,浪漫的戏剧。我想撒哈拉之所以能够打动三毛,是因为这里有她爱的人,荷西,因为有他,两个人在荒凉单调的撒哈拉便能创造出无尽的火花,感动和幸福。三毛喜欢在她的文章中黑荷西的并不少,可正是因为黑的多,才说明爱的多,最后证明真的这样一个独立的,内心追求自由自在的她也离不开荷西。

钟敲十二响的时候,荷西将我抱在手臂里,说:"快许十二个愿望。”心里重复着十二句同样的话:"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三毛

尽管她盼望着人长久,她是那么坚强的女子,可是但得知荷西死讯时,她终究同其他女性,无法接受,也不愿接受。《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包含了三毛对荷西深深的思念,不舍,也正是这样,三毛的笔风也开始转变,更关注那些平凡的人置于生命的意义,这便是她的下一部作品《万水千山走遍》

人生又有多少场华丽在等着?不多的,不多的,即使是旅行,也大半平凡岁月罢了。

三毛记述了她在中南美洲和回到故乡的游记,集中反映的是最普通老百姓中的朴实和热情,以及对人生苦痛和短暂的思考。在这中间其实她走遍的不仅仅是万水千山,更从荷西的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其中更有她时隔多年后,再回故乡,故土的牵挂又浮上她的心头,这时她文笔间更多了几分愁绪。

没有一样东西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么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然而她终究是不平凡的三毛,永远不安定于苟且,她心中还有那橄榄树,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也许在天涯的那边,在那一端的加那利岛上,又一个三毛在书写她与一个外国人荷西的故事,不过他再也不会离弃她。

故事本是相同的,然而读的人不同,故事也就了不同的版本,所以一直有人在听她讲故事,也一直有人因她而感动。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作家贾平凹

因为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

永远的三毛。

永远地活在爱她的人心中,不曾走远。

文/南岸区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2019级2班 吴宇帆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