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遇见 ——读《中国文脉》后有感

当前位置:首页 >> 

遇见 ——读《中国文脉》后有感

作者:罗齐兴  浏览次数:3194 
发布时间 :2017-04-11 22:03:10

在那个夏天,我遇见了你,本不喜欢看这一类关于史论的书,但唯独看见你时,给我一种多年老友之感。中国文脉,只单单是书名便有一股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的味道。每每拿起你,我仿佛走进一个虚无之境,虽是虚无,远方却恍惚有连绵的山,这,或许便是那一条文化的脉了吧,起起落落,或有断裂之处,却依旧浑然一体。

而现在,我总算是遇见了。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朝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明清。在这一条文脉里,我遇见了太多太多。稷下学宫中的先秦诸子还在为自己的理论争辩;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子苦问上天为何美人总难见,为何明君总不醒;备受酷刑而握笔,以在世人看来无比屈辱的姿态却承载和缔造了重于泰山的《史记》;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嵇康在刑场上以一首《广陵散》结束生命;在乱世中将自己一世的喜悦、恐惧与顾虑都洗涤的干干净净的陶渊明;那存在于“羌笛孤城”里“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色”中唐诗几男子;还有专门来感受宋朝的时代风雨的王安石,辛弃疾,苏轼......荣格说,一切的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而中国文化沉淀成了人格之后,便出现了这一系列奇崛响亮的生命形象。在文化的历史里,没有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她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就那么亲切的走来。那一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一种爱是自甘沉沦在这文化的岁月。

可是,遇见了越多,我的心越有一种灼烧感,“一切伟大的文化现象是在实际生存状态上,都是从最狭窄的独木桥上颤颤巍巍走过来的,都是从最脆弱的攀崖藤上抖抖索索的爬过来的。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烟消云散。”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却也经受了百年的苍凉。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的一个中国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甚有观点认为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主流。而网络文学却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文学中情节的每一次转折,每一次高潮或低谷都是根据读者的审美来设定的。文化,何时变成了一个满足,适应,奉承大流的工具?

余秋雨说: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了等级,等级构成了文脉。我想,中国文脉就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国人的尊严。而今日,文化还有等级吗?随随便便一个人便写出所谓的成功历程,人生感悟,好让那些迷茫的人有个“方向”。麻木的看客们在一旁读得津津有味,决心要发愤图强。电视中随便沾染上一个历史人物,便将他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把当年的红肿溃烂,赞之为面若桃花”。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这是对如今文化的最好的概括。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格,那一声声充满或豪情或孤独的绝响确如山谷中的一声长啸,消散在这荒唐的现代了。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现代是如此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奄奄一息,近乎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的失落。而在如今,我还能再遇见他们吗?恐怕只能空流一把辛酸泪吧。

文/罗齐兴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