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舆论谋杀

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谋杀

作者:胡语然  浏览次数:3821 
发布时间 :2017-04-11 16:06:19

舆论谋杀

                     -------------读《苏东坡突围》有感          

当嘴里缺了一颗牙时,稚童总忍不住去舔舔那个黑乎乎的洞,大人们千百遍训诫,也总改不了。想来舆论之于人,也是当时如此。

古今中外,从产生人的那一天起,世上便有了舆论。它常潜伏在暗处,躲在一双双污浊的,嫉恨的,百无聊赖的眼中,观察旁人的一举一动。当第一个人开始了议论,当第二、第三个人制造了嘈杂,它便在其中现身,以恶意为本,流言为食,徘徊在受害者身边,精心编织着一张大网,伺机捕杀。

苏东坡,便是这样一个遭到了舆论谋杀的人。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大文豪,留下过无数经典名篇。在本章中,余秋雨更是对苏东坡颇加溢美,赞美其是中国文化史上极高贵、可爱而有魅力的人物。然而,越是超越时代的伟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出于同时代人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一场针对苏东坡的舆论谋杀就此展开。如此,一座文化高峰被攻击,一个文明代表者被示众,一部中国文化史的寄托者被凌辱。一切文化良知都在此时战栗。

苏东坡固然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然而,舆论谋杀从不在意对象,甚至被害者越高贵可爱,这场谋杀更能使舆论沸腾。于是,无处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英雄就变成了小丑,守节者就变成了忏悔者,高洁便成了淫荡,伟大便成了渺小,这样,一场卑劣的谋杀就完成了。若非苏东坡本人实在境界高伟,恐怕文化史上便有了一节断层,便缺失了赤壁赋的遗世独立,赤壁怀古的磅礴悲凉,黄州也就如此少了那一层美学等级的跳跃。思及此,我不禁胆战而心惊。

历史上,文学上,社会上当然也存在着更多,更惨烈的舆论谋杀。例如古时的三人成虎,再例如我国的十年文革,林林总总,不胜可数。舆论之惨烈,不在于它能夺走权力,地位,金钱,更多的,在于精神与人格。因为舆论谋杀,好的人格死掉了;因为舆论谋杀,高洁的灵魂毁灭了;因为舆论谋杀,盛大的文明凋零了;因为舆论谋杀,整个人类社会都野兽化了。

而明知舆论的危害,却仍有意无意地参与舆论谋杀,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我不知道,只希望今天的我们,不要成为那些杀人者。

文/重庆市南岸区高2019级20班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胡语然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