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为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为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作者:转载  浏览次数:4368 
发布时间 :2018-01-15 11:55:33

STEAM教育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我国中小学必修课是必然选择

伴随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被誉为美国素质教育STEAM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作为强调跨学科整合,基于体验和实践,通过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为未来做准备的教育范式,STEAM教育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种新角度,二者融合会碰撞出别样火花。

 

内涵解读

 

STEAM教育

1.STEAM教育的缘起

STEAM教育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劳动力、创新力而提出的“STEAM”教育战略衍生而来,旨在打破学科领域边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STEAM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者Yakman首次提出,以STEAM课程为主要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于美国、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STEAM逐渐发展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

 

2.STEAM课程的基本内容

STEAM的践行离不开课程这个概念,STEAM在基础类课程板块涉及大数学、科学(理化生等)、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语言、音乐、美术)等四大领域的核心课程,而且还包含了各类丰富的相关选修课程。即STEAM课程是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为主的课程。
 

 

3.STEAM的特点

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模式,STEAM倡导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综合的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STEAM的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设计的学习(DBL,Design-Based Learning,他强调学生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发展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等认为STEAM课程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特点。简言之,STEAM教育强调学生在繁琐无序的学习情境中的创意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4.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5.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基本理念是什么?

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总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STEAM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路径

1.理念上相契合

STEAM教育理念的内涵在于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整合,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理念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又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还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STEAM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在哪里?

二者理念兼容,重体验、重过程,在尝试中经历,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提高。都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面向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关怀与创造精神同构,是STEAM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的核心价值。

 

思考

这一切的改变只为:转变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

2013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思想提出核心素养。2016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无疑都在一步步强调应该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交流技能等能力。STEAM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大数据下的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更加明显的去提升学生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最终跨越学科界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