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 【楚才作文竞赛】不忘昨日的来处/李松蔚

当前位置:首页 >> 

【楚才作文竞赛】不忘昨日的来处/李松蔚

作者:李松蔚  浏览次数:2169 
发布时间 :2018-09-17 14:29:40

人们总是在寻找,想寻找明天的去向,寻找未来的方向,寻找成功的方法,亦或与余秋雨一同,寻觅中华。

小时候外婆教我怎么编中国结,但我没有学会,外婆就会教我更多的东西。如包饺子,包粽子,这是外婆的妈妈教给她的。经一代一代的传承,它来到了我的身边。包粽子时,我总想着吃和玩,玩,自然就能想起端午的龙舟,但在重庆,我可一次也没有看到过,只能在电视上看看罢了。那令人热血沸腾的鼓声,那铁血铮铮的汉子,虽说相隔千里,但我能赶到现场那热血朝天的气氛,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因为这是中华的文化,这是民族的传统,早已逾越了的时间,空间,因为这是中华的基因。

   一轮明月 ,在天上,印在水里,仰望星空,怀念曾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的学说,也是老子否认的学说。在他看来,人就像水,柔柔的,悄悄地,向卑下之处流淌,也许滋润了什么,灌溉了什么,却无迹可寻。老子在世间只留下了《道德经》,然后他就离去了,又留下了灰色的背影,没有人想去追寻,但又如此令人神往。孔子在拜别老子的二十年后,也开始了文化的旅行。孔子希望改政,但却没有一个小到可以开始落脚的枝头。他走了十四年,十四年没有回到过故乡,这十四年,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据,也有轰逐,却一点也没有让他犹豫半步。七十二岁时,他身边的弟子已尽失,但他仍拼命在一般的忙碌,终于,泰山倒下了,倒在他的卧棍之上。两人都是一路向西,我遥望日落之处,西方,这两人的路,构成了伟大的文化脉络。

文化的飞升,除了老子与孔子,就有一个万万不能忘的朝代,唐朝。大唐盛世,骚人辈出;极乐之宴,海纳百川。这是我一个人的评价,或不全面,但,这也是大唐。为何大唐为大唐,是一位只有九年掌政且仅仅32岁就去世的孝文帝,他将汉文化与鲜卑文化结合了起来,我本以为这会火星四溅,但与此相反,这反而成就了大唐!本来我斌不喜欢秦始皇,因为那一次的焚书,中华历史至今仍有空缺,但,他仍有令人倾佩的地方,他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若没有秦始皇,那么中国文化也不会有如此底蕴。

说到最后,我还是更想说回自己,我很喜欢《诗经》,我喜欢它的雎鸠黄鸟,蒹葭白露,喜欢它的习习谷风,菲菲雨雪,喜欢它的静女其姝,伊人在水,更喜欢它的,则是它用最干净的语言,表达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乐。这些诗句中,蕴藏着民风、民情、民怨,可包含着礼仪、道德、历史,几乎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教学课本,而这本课本竟然那么美丽而悦耳,很自然地呼唤出了一种普通而悠久的吟诵。吟于天南,吟于地北;颂于百年,颂于千年。于是,也熔铸进了民族的集体人格。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但回望过去,过去的那些年,实令人难忘。

何为“不忘昨日的来处?”其实不过只是不要忘记过去,抑或是永不忘身上的中华基因,文化。

重庆市长寿中学高二一班   李松蔚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梅胤清

学  校: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