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青网-发现重庆珊瑚实验小学“最美课堂” 让“亲亲教育”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

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重庆珊瑚实验小学“最美课堂” 让“亲亲教育”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

作者:楚星  浏览次数:5671 
发布时间 :2016-06-30 11:03:21

珊瑚小学.png

核心提示

珊瑚实验小学办学三十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办学理念,以亲近孩子成长需要为出发点,构建并实施着“亲亲教育”的教育理念,营造了形象直观、具体感知的“亲亲校园”氛围、建构了三级同心圆的“亲亲课程”体系,培育了以爱为核心的“亲亲德育”沃土,打造了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亲亲团队”师资队伍,实施了亲和、亲证、亲在的“亲亲课堂”教学研究。

孩子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孩子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而教育改革是一项提取历史精髓,加以创新,还原教育本质的过程。今天,记者就带你走进珊瑚实验小学,感受“亲亲课堂”的魅力。

美术课:手动贴五官 复杂表情体现不同的情感

关键词:技法 兴趣 体验 情感表达

在刘畅老师的美术课上,幻灯片里一张张变型的人脸绘画作品让学生们惊呆了。“怪异”、“抽象”、“有想象力”是西班牙艺术大家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像带给三年级8班学生的第一印象。

随后,刘畅老师将毕加索的画与非洲木雕面具进行对比。“真像!”稍作引导,三年级的小学生就自己发现了毕加索绘画风格中所参照的元素。

“大家再仔细观察图片,告诉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刘畅老师让学生重新观察图片。

“我看到一个人正脸的两只眼睛和另一个人侧着的鼻子。”学生回答。

“其实这是一个人的脸。”学生们再次惊呆,刘畅老师也顺势引出了毕加索著名的“双面人”法。随后,刘畅老师通过更多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了“正侧脸组合”和“五官错位”的构图方法。

当堂美术课的主题是“像毕加索那样变”,“变”即强调让学生动手去“创作”。在细讲“五官错位法”时,刘畅老师让学生上台,凭自己的喜好为“脸”贴上五官,再次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在毕加索的艺术世界里,脸的组合方式有很多,五官的位置可能不同,但个数却是绝对吻合的。”刘畅老师借着“小游戏”继续补充着课堂内容,学生们也听得更加专注。

多媒体视频把学生带到了毕加索的故乡西班牙,人们正在观看斗牛,他们的表情或惊讶,或紧张,丰富的面部动作,也成了刘畅老师的教学素材。“不同的面部表情,体现出的是人们内心复杂的心情。”

最后,刘畅老师当堂作画示范,用“双面人”法画出了视频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刘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也纷纷拿起画笔,饶有兴致地尝试这一不同寻常的绘画风格。

而这堂课在开设之初,并没有这样的效果。“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美术中的夸张、变形等手法,我给孩子们讲了毕加索的童年时期和蓝色时期,让他们感受了转折性的《亚威农少女》以及伟大的《格尔尼卡》……我以为学生会跟我一样兴奋和激动。”刘畅老师回忆起了最初教学走入的误区,“但当我把这些内容介绍给他们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孩子们眼中的一片懵懂。”

于是,刘畅老师开始反思和调整教学理念。用课堂中的轻松互动,将毕加索绘画中的人物转化到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老师只有跟学生一起观察并总结方法,才能让他们在之后的创作中有迹可循。”

在刘老师看来,美术课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技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课堂正是这个让学生开眼界、阔视野的桥梁。

科学课:看“水气球”沉浮 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关键词:观察 猜想 验证 思维方式

往透明容器里注入热气腾腾的水,再把装有冷水的气球小心翼翼地放入容器中……四年级10班的学生正在验证水气球的沉浮。

这是一堂名为《给水球加热》的科学课。课堂上,廖幸老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如果将水气球放到热水里,水球会沉到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呢?”

“沉下去了!”通过实验,学生首先观察到水气球被放入水中后明显触碰到了容器的底部。

廖老师并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继续观察,把发现的情况记录下来。

“好神奇!居然又浮起来了!”很快,实验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也让孩子们惊讶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试着解释一下。”廖老师又开始发问了。

“气球里面的水密度变大了。”有同学发言。

“好,有没有反驳意见?”廖老师再次把发言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

“因为气球里面有蒸汽,蒸汽把气球顶上去了。”“气球变轻了,所以浮起来了。”……在廖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各自的观点。

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最终将焦点锁定在气球重量是否变轻这一问题上。“那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此时,廖老师拿出了天平。

“加热后的气球变轻了。”“不对,加热后的气球重量没有变。”同样的实验,结果却出现了分歧。

“这是什么原因呢?”廖老师一边好奇地问,一边把实验用的气球拿在手里,“大家看,这气球外面的水是不是没有擦干净呢?”原来是试验中忽略掉的细节导致结果出现了误差。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教训,学生们重新开始实验,最终发现气球重量并没有改变,因而这并不是气球上浮的真正原因。

当学生继续沉浸在思考中时,下课铃已敲响。记者观察到,虽然到下课为止,都没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在探究过程中,不少学生已经关注到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并且已经有了改进实验方法的意愿。

廖老师介绍,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热胀冷缩原理。“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发散的,前面的讨论虽然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是我也并没有打断他们直接公布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不断的试验、推翻、再验证。”

廖老师说,科学课的魅力不在于得出了多么高深的实验结果,而在于“让学生去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过程”。真正的研究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尝试多种途径,最终才有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体育课:操场上“洪峰逃生” 让跑步不再枯燥

关键词:游戏 体能 坚持 情景体验

在珊瑚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一群“太阳花”正围着“太阳”跑动着。

“大家跟着我的节奏跑,不要太快,不要和身边的小伙伴发生冲撞,听到哨声就立马停下来。”肖罗老师就是这堂体育课上的“太阳”,他一边带着二年级一班的学生跑步,一边提醒着他们随时调整运动速度。

关于“耐久跑”,体力的分配是课堂的重点。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的他们更喜欢表现自己,而对单一的跑有抵触心理。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也成为教学的难点。

“如果在开阔的地方遇上洪水,大家会怎么办?”肖老师提问。

“我会爬到树上去!”同学们抢答。

随后,肖老师在篮球场的四周放上了小卡片,“ 这些卡片就代表‘大树’,待会儿大家先像刚才一样自由跑,听到哨声就代表洪水来了,大家赶紧跑向离你最近的‘树’。”很显然,这并不是一场野外逃生训练课,而是肖老师想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运动起来。

但此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在篮球场上“横冲直撞”。每次哨响,不少学生不约而同的跑向同一棵“树”,而有的“树”上几乎没有人。

趁着孩子们在兴头上,肖老师又改变了游戏规则。“大家站在‘树’上不要动,听我哨声,然后换随意换一棵树。记住,每棵‘树’上只能有五个人。大家在跑动的时候要控制好速度,注意谦让。”

经过几轮的游戏,不少孩子已经开始冒汗。此时,悠扬的音乐声响起,肖老师又带着学生在篮球场周围沿线一字排开。“接下里,大家在规定的区域里往返跑,每一小段音乐结束,大家都要在对面的线上停一下。”

“老师,我跑不动了。”往返跑几个回合下来,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体力不支。“如果实在跑不动了,你可以选择休息一下。如果还能坚持,我们一起放慢速度继续好吗?”肖老师先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在发现学生只是体能消耗导致的疲劳之后,鼓励学生调整步伐,再接再厉。

“今天大家真的都非常棒!”最终,全班学生都完成了既定的跑步任务,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满是汗水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得笑容。

据了解,像这样让游戏进入耐久跑的课堂,是珊瑚实验小学近年来对体育教材的二次开发所取得的成果。肖老师介绍,采取这样的上课形式,主要想通过情景置入和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耐久跑正确的体力分配。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冒险的精神品质。

教育观察

“亲亲课堂”的魅力,不仅是要激发老师的教学兴趣,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亲亲课堂”的教学探索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对于师生课外的交流互动也是相当注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更好的去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弄明白的地方,从而教在最需处,导在困惑处。

爱孩子,在珊瑚实验小学绝不是一句空话。表达学校的教育思想,成就学生的成长关键在教师。学校在“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办学理念中,形成了“亲亲教育”的办学特色,它让学校每一位教师都用心、用情、用智呵护每一棵“小珊瑚”。

正如学校校长谭劲所言,学校教育应该成为“最愿关爱孩子,最会亲近孩子,最能发展孩子”的教育。珊瑚实验小学的教师从“亲”出发,让每一棵“红珊瑚”都能茁壮成长。

 

小记者热线: 023-86061628

Q Q: 1296872692 点击联系

活跃小记者

吴向荣

学  校:覃家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王信

学  校:五里店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海棠溪小学校

学  校:海棠溪小学校

分  组:小学组

荣粒贝

学  校: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罗云舒

学  校:烈士墓小学

分  组:小学组

李芯琪

学  校:港城小学

分  组:小学组

田雨成

学  校:龙山小学

分  组: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