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服务员真不容易,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干喜欢的职业【荣粒贝】
11月27日早晨,天还蒙蒙亮我就起床了。阳光洒向大地,天空多了一层暖意,窗外传出叽叽喳喳的鸟叫,今天天气真好!
洗漱完毕后,我随着爸爸妈妈去参加童青网组织的星汇两江少年儿童职业体验爱心公益活动。
——妈妈,那些服务员有什么好玩儿,又没事干,体验这职业干嘛呀?
——呵呵,你认为是这样的么?
——不然呢?
——错了,你今天参加完活动,对服务员的看法就会产生改变,他们并不是你说的那样。
——是么?
——呵呵,去了就知道了呗。
到达目的地,排好队,签完到,领了一本体验手册,我开始浏览起来。“嗯?奥利嘉,我的职业体验地点?孟想,我的同伴?张老师,带队老师?她是谁?长什么样子?” 对整个“世界”一无所知的我产生了无数疑问,仿佛心理躲着成千上万个小问号,现在该怎么办呢?
老师集完合,准备开始行动时,我才搞清楚:张老师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老师,我的同伴孟想是一个才读二年级的七岁小胖,奥利嘉是一个披萨店,也是我们的职业体验地点。
现在的我们对一切事物有所心动,但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开动了!
来到奥利嘉,件件物品映入眼帘:含古老艺术的灯,常见的刀叉,本店的主人公披萨,还有一位漂亮的外国姐姐······嗯?什么鬼?外国人?我迟钝地将目光从外国姐姐身上移开,放到一位叔叔身上,又把目光从叔叔身上移开,放到披萨上,那位叔叔在做披萨!
我和孟想像打了鸡血似的凑上去看。他华丽地将右手一挥,面粉从天而降,过了一阵,面粉长大了,变成了面团,再后来,面团也长大了,变成了面饼。面饼“受了伤” ,身上全是血红色的番茄酱,经过“医生”的包扎后,面饼全身上下都裹了一层芝士,但愿它快快好起来。
但它还是生的,“病” 得越来越重了。叔叔看见此情况,赶紧把面饼送到“急救室(烤箱)”。三分钟过后,面饼出来了,“病”好了,它变成了健康的披萨。
叔叔把披萨分成六块,嘴角斜起一个微笑,轻轻地说:“尝尝吧!” 我和孟想对视一下后,拿起其中一块,说:“披萨,对不起了哦!”吃完后,我们一起帮叔叔搽桌子.椅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上面的灰尘很是明显,脏得像几百年没洗过澡的了!在我们三个人的努力下,那些桌子椅子变得漂漂亮亮的,如同阳光之子。
搽完后,叔叔把我们带到吧台,说:“让这个哥哥教你们做咖啡吧。” 孟想和我专注地看着:哥哥将可可豆碾碎,倒入水中,再放一包白砂糖,最后用勺子搅拌。一杯咖啡做好了。
那位哥哥把咖啡递给我们,并拿来两个铁勺子:“喝点儿吧。” 开始我和孟想毫不犹豫喝了一小口,但······咖啡太苦了!好难喝!“呵呵,小朋友还是不适合喝咖啡,它太苦了。”于是他用叉子叉了两个小棉花糖,一个粉色的,一个绿色的。我们一口咬下去,啊!咬在嘴里甜甜的·滑滑的·软软的,如同丝绸一般,还是棉花糖好吃~~
孟想边吃边说:“我们待遇太好了!”
接下来就不清闲了,忙得要命,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十二点左右,顾客接二连三的来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整个奥利嘉都没有多余的空位了!我两开始忙了。顾客点餐时,我们记;顾客点好了,我们要给他们上餐,并说一声“请慢用” 。然后拿杯子倒水,要喝饮料的,又单独拿;要加餐的,我们再记······就是一句话:忙不过来!
有一位外国叔叔还和我交谈了一下。说他女儿和我一般大。问我的年龄,为什么在这里上班,喜欢看什么书。我就给他推荐中国的四大名著。店里的外国姐姐在一旁翻译,她好厉害,中文特别流畅!
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已经一点钟了。吃完后又去帮忙。那个时候 ,几乎没有几个人吃了。我和孟想默默地搽着刀叉。刀叉沾了水就再搽;有时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就再洗,再搽。
不过,劳动后总有好处的,我们走的时候,叔叔给我们一人做了一份披萨。虽然很累,但对这里有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活动,我要说一句真心话:当服务员真不容易呀!我还是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可以选一个自己更喜欢的职业。
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童青小记者 荣粒贝
点评:文章叙事明确,逻辑清晰,可读性很强。同时,在整篇文章中,小记者多次进行心理描写,展示了自己当时的内心状态:从不以为然——充满疑问(内心的慌乱)——兴奋(像打了鸡血一样)——感到辛苦——个人感悟(多学知识,选自己喜欢的职业),丰富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直击人心。另外,小记者的语言很优雅,也很幽默,整篇文章趣味横生。例如:文章中,小记者将制作披萨的整个过程比作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红色的番茄酱像是病人生病流血,撒芝士的过程则看做是给“病人”包扎......小记者不一样的视角让整篇文章都变得有趣起来。最后,希望小记者在以后的写作中进行选择性叙事,拎出整个活动中最精彩,自己最感兴趣的点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可以做简要的叙述,相信小记者的文章会越来越出彩,期待下次来稿!

- 评论